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校纪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纪委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纪委、省纪委的各项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学校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属高校综合考核高水平大学类别第一等次。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连续四年获省属本科高校等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考评第一等次。校纪委获评2017-2019年全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先进单位。
一、协助校党委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协助校党委出台“1+N”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协助党委制订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点任务清单,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清单,构建贯通校、院各级的“1+N”责任清单体系。协助党委每年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做好校领导班子履责记实工作,5年来共报送履责信息3200余条。

二是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的监督工作机制。自上而下搭建起由校纪委、校纪委委员、二级纪委和二级单位纪检委员、党支部纪检委员构成的立体监督网络,并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了“权责明确、执行有力、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监督体系。同时,着力构建纪检监察与校内巡察、审计和党委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机制,做到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同向发力,凝聚监督合力。
三是持续压紧压实二级单位管党治党责任。每年组织开展39个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校纪委述责述廉工作。常态化约谈二级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开展专题调研工作,5年来,共约谈800余人次,聚焦落实中央、省委和校党政决策部署开展监督工作专题调研200余次。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政治监督
一是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纪检监察工作。坚持党中央、省委和校党委的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政令畅通。紧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责任制、政治生态和师生切身利益,开展了政治生态测评、民主生活会专项监督检查、党史学习教育专项督查、安全生产系列专项监督检查等。
二是以三“强化”织密疫情防控监督网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监督工作。2021年下半年在扬州市疫情发生后,创新监督方式、搭建监督“网格群”,推动健全防控联动机制,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防线。全校7个校区、万余名留校师生零感染。2022年,在全国、省内疫情多点散发情况下,从强化工作联动、强化问题导向、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三强化”着手,织密疫情防控监督网,推动各项防控要求落地落实。
三是高质量实现校内巡察全覆盖。突出政治巡察定位,协助校党委组织完成四轮校内巡察,对69个二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进行了全面政治“体检”,实现第三届党委任期内校内巡察全覆盖。不断创新巡察方式,将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相结合。不断规范巡察工作,编印《巡察工作手册》等。持续督促巡察整改落实,推动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
三、突出问题导向做实日常监督
一是紧盯权力规范运行,落细落实日常监督。紧盯“三重一大”权力规范运行及时提出意见建议。聚焦招生录取、招标采购、选人用人、基建修缮、师德师风、财务管理、食堂管理、医用高值耗材采购、医保基金管理等重点领域,紧扣制度健全、程序完善、制度执行等关键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近百项、200余批次。严把选人用人关,严明学校、附属医院换届纪律要求,回复廉政意见848人次,确保学校、医院干部调整聘任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专项监督检查。开展省委巡视发现问题整改专项督查等,推动开展公租房、经营性门面用房以及招标采购管理、实验室安全等专项治理。聚焦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制度廉洁性评估、经费使用管理、师德师风、高值医用耗材、作风建设等开展专项监督50余次。对附属医院信访举报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升工作水平。根据日常监督情况,制发监督意见书6份、纪律检查建议书6份,并持续跟进整改落实情况。
三是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认真完成省纪委部署的“违规公款购买香烟”等问题线索专项调查工作,协助党委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工作,扎实做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期间的作风建设工作,对内部接待场所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开展“吃公函”问题专项整治。
四、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依规依纪依法开展信访举报工作,并形成专题分析报告供党委决策参考;实事求是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认真落实线索处置报备审核制度。
二是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对71个二级单位的1604项权力清单、3218个廉政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持续提升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出台《扬州大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专责监督实施细则》、“三重一大”决策、基层党支部建设、物资采购、财务管理等领域制度60余项,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扬州大学公用房管理办法(试行)》《扬州大学小型工程管理办法(试行)》等接地气、易执行、效果好“小特精”制度130余项。
三是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邀请专家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典型案例、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百余场。每年组织全校中层正职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持续推进廉政档案建设。组织开展五期毕业生廉洁从政专题教育。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做实做细以案示警教育,强化“一案一剖析”和以案促改。
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2019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关于推进省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在省内高校最先一批制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经省纪委批准后实施。几年来,校纪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巩固拓展改革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2019年,协助党委出台了《扬州大学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校纪委内设纪委办公室(正处级)、监督检查处(副处级)、审查调查处(副处级)、案件审理处(副处级)和三个二级纪委。配齐配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22人、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36人。
二是规范权限使用。校纪委书记参加党委常委(扩大)会议、校长办公会议、干部领导小组会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重要会议,敢于监督、敢于较真,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全覆盖约谈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新提任中层干部开展廉政谈话200余人次。认真、全部、及时落实线索处置报备审核制度。实行问题线索集中统一管理制度,严格依规依纪依法使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建立措施使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台账。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重要情况报告制度,每年形成学校政治生态专题报告报省纪委,及时向省纪委报告学校领导班子研究问题情况,领导班子成员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及个人党风廉政状况情况。校纪委书记与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发现班子成员或其分管领域存在的一般问题,及时予以提醒、推动纠正。深入系统梳理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各项文件制度,制订完善了《扬州大学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处置暂行办法》等反腐倡廉制度50余个。
六、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突出政治标准,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校纪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通过主题党日、支部理论学习等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深化拓展“学恩来精神、守初心使命”专题教育,教育引导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把理论学习与践行初心使命相结合、与提高政治能力相结合、与推动工作发展相结合,以坚强党性立身做事,以实际行动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突出法治化规范化要求,持续完善工作机制体制。严格执行党章、宪法、监察法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依规依纪依法监督执纪问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校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纪委工作体制机制,制订、出台了《扬州大学纪委委员职责》《扬州大学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清单》,建立、完善校纪委委员联系部门(学院)分工制度,强化对二级纪委的领导,督促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照单履职,指导纪检委员开展日常监督。

三是突出专业赋能,持续打造高素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对标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新要求,持续开展“打铁必须自身硬”专项行动,持续锤炼和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坚持“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积极参加省纪委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与培训,强化实践练兵。5年来,6人次参加省委巡视,2人参加市委巡察,1人参加中纪委专案,4人借调至省纪委跟案锻炼。加强信息化建设,用好信息平台,严格落实安全保密规定,全面保障信息化平台安全可靠。强化理论研究,用研究成果提升工作质效,5年来组织开展反腐倡廉课题研究306项,学校纪委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获中国廉政研究学术年会论文工作“优秀组织奖”。

四是认真完成省纪委交办各项任务。作为苏中苏北地区省属高校纪委首任组长单位,认真落实省纪委分类指导工作机制要求,不断深化平台建设,开展实务周周讲87场次,开展10项交叉监督检查,协同办案27次,成员单位监督执纪工作质效不断提升。扎实做好省纪委“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根据“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省纪委交办的两个问题线索的了解核查工作,深入相关单位走访、调研、了解、核查,共调阅台帐资料36类,调研访谈40人,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认真参加全国人大在江苏的监察官法草案调研座谈、省纪委对口联系处室的2022年巡视整改质效初审评估工作等省纪委交给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