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基层动态

第三批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附属医院内科第二党支部




附属医院内科第二党支部成立于2018年8月,支部现有党员20名,均为消化内科临床医务人员。近年来,支部始终坚持和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通过优化人才队伍、促动学科发展,强化基层服务、促使宗旨践行,深化医教融合、促进品牌打造,开创了消化内科党建业务相互促进、齐头并进的发展

(一)坚持学习教育,凝聚党员斗志

支部始终突出党的政治引领作用,着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室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医院“两在两同”建新功活动要求组织开展系列党日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运用好“三会一课”、职工政治学习、道德讲堂和学习强国、江苏先锋等学习载体,引导和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员工自觉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在引领学习上下功夫,在常知常新中深刻理解,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运用好正反两面镜子,以模范人物、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为标杆,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发展党员工作首位,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落实“双培养”机制,三年内发展党员8人,其中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个。

(二)优化人才队伍,促动学科建设

支部突出党建引领,集聚人才资源,通过打造一支以党员为业务骨干的人才队伍,促动学科建设,推进科室发展。消化内科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打造结构合理、潜力巨大的人才梯队。目前科室29名医生中具有博士学历者14人,包括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中华医学会分会委员1人,中国医师协会分会委员1人,省级医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1人,省级医学会委员3人,扬州市医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人,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1人。消化内科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科室业务学习会,每周二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以学术报告、病例讨论、相互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植团队协作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增强科室凝聚力。

(三)深化医教研融合,促进品牌打造

支部为促进临床医疗水平和科研教学能力的同步提升,制订“以临床资源为基础,以科研单位为依托,以横向合作为策略”的工作方针,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和校内多个学院形成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搭建高起点科研平台,创新性建立起2000余例上消化道肿瘤及高危人群信息库和标本库,2018年获批扬州市科教强卫临床医学中心,筹建扬州大学消化病研究所,并成为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李兆申院士牵头)扬州分中心,2019年成立胰腺中心(含李维勤教授长江学者工作室、中国胰腺炎Apnet扬州基地、中国急性胰腺炎医联体扬州基地),成立了涵盖扬州地区44家二级医疗单位的扬州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专科联盟。近三年,消化内科承担着4项国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级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篇,参编专著4部,获省、市新技术引进、进步奖8项。扬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扬州市科教强卫临床医学中心(创新平台)首批基层特色科室市级孵化中心年度工作考评一等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团队之星”称号。

(四)强化服务基层,促使宗旨践行

支部以医联体对口支援工作为切入点,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技术优势为依托, 开创“党建+医联体”模式。在宝应医联体单位设立了扬大附院消化内镜分中心,通过多领域的深度合作交流,逐步把先进的理念、方法、技术“移植”到基层。转变工作思路,把科研课题转型“惠民礼包”,为基层群众提供专病免费筛查。以“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的宗旨,支部党员、志愿者组成消化道早癌筛查团队,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奔波往返于扬州各乡镇送医下乡,免费开展消化道早期肿瘤筛查活动,累计筛查消化道早癌6000余例,检出胃癌、食管癌近百例,早癌及癌前病变发现率高达30%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有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极大提高了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筛查同时还免费为基层群众进行义诊,免费向贫困百姓赠送医疗药品、生活用品等物资。凭着执着坚守和无私奉献,不仅让这个集体赢得了群众广泛认可与信任,更让集体中的每一员深受感动,备受鞭策。

(五)投身疫情防控,党员冲锋在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部党员和医务人员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主动扛起健康卫士的职责,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20年疫情期间多名同志主动请缨支援武汉抗疫工作。2021年扬州疫情爆发期间,支部5名党员同志主动积极报名参加一线核酸检测工作,人均日检1000余人次;2名党员同志每天奔赴在各核酸检测点,给核酸检测及社区工作人员作现场指导及培训;2名同志在院不畏辛苦投入核酸检测及发热门诊工作。支部书记邓彬临危受命,担任发热门诊负责人,带领包括医生、护理、感控人员、后勤在内共64人的整建制医疗队,战斗在发热门诊防疫一线,高效完成了抗疫任务,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支部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并影响身边人,共同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近三年,支部评省优质党支部、校级首批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院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支部党员中,时任支部书记丁岩冰获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等多项省级荣誉;3人获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突出贡献”嘉奖,2人获湖北省“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1人获扬州市优秀共产党员,2人获扬州市“护理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扬州市“新时代最可爱的人”,1人获扬州市医学会工作先进个人,2人获校级优秀共产党员,3人获扬州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校级“实践先锋”,1人获校级党的建设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Copyright © 2022 扬州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