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基层动态

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介绍——兽医学院党委




序号

60

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党委

61

扬州大学农学院党委




兽医学院党委成立于2003年。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院主体责任,以“两高两提”引领党建强基创优,以“两在两同”厚植情怀凝聚合力,以“两聚两赋”践行使命担当作为,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体制顺,党委抓牢支部、支部严管党员、党员带动师生的“四体联动”机制好,党建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各项工作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学院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多个先进典型,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教学成果奖。学院党委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党建工作在全校考核中四次获评优秀等次(综合奖)。

主要做法和经验成效:

(一)“两高两提”:引领党建强基创优

学院党委始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功能,履行政治责任,高站位提升党委政治引领力,高标准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1.高站位提升党委政治引领力。抓学习统思想,强化政治定力。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抓关键少数,通过党支部学习抓党员多数,通过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学生形势政策教育抓师生全部,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2019年,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被评为全校理论学习示范点。抓制度促规范,压实政治责任。出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党委工作标准》《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基层党支部工作标准》,学院党委定期研究党建和思政工作,实施院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形成“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织牢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责任网络。自2017年起相继开展“制度建设年”“规范管理年”活动,修订完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及流程规范26项,加强制度宣传、强化规范意识,加强督促检查、强化问责追责,将组织制度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抓班子带队伍,提升政治能力。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化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班子沟通顺畅,思想上合心、行动上合拍、工作上合力。选优配强基层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分工合作,组建实验教学中心,探索“平台管理、项目负责、相互交融”的管理模式,提升教辅人员专业化水平,打通职业发展通道。依托优势学科,强化内扶外引,推进国际交流,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育人能力。修订《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构建“夯实基础—发展提高—高端培育”三级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产生了一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特聘教授等优秀中青年教师代表,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业绩优秀的师资队伍。

2.高标准提升党建工作质效。高标准推进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实施党支部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建设,出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关于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意见》《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实施细则》,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出《党支部书记工作规范口袋手册》,选优、培强、管好支部一班人,对标“七个有力”,推动党支部高质量建设;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动物传染病学教工党支部为示范,开展“支部示范创建”行动,发挥党建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全院基层支部建设全面过硬、形成品牌。高标准推进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出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清单”(试行)》,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敢于顶真碰硬,善于攻坚克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精心设计“六个一”廉政教育套餐(即:组织一次参观学习、聆听一次报告、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同唱一首廉政歌曲、观看一部廉政视频和撰写一篇学习心得),连续16年在毕业生党员中开展“让清风与阳光同在”廉政教育专题活动,取得良好效果。高标准推进文化建设,涵养政治生态。学院党委聚焦政治文化建设,创新文化育人模式。先后组织拍摄多部高品位电视宣传片,编撰《刘秀梵院士传》,大力宣传身边典型,弘扬科学家精神;举办博雅大讲堂、定一讲堂等学术交流平台、“心理健康月”主题活动、兽医技能大比武、“情暖校园人物”评选等,全院上下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廉。

(二)“两在两同”:厚植情怀凝聚合力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深扎根、大排查、抓落实、解难题”为重点,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同师生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建新功”行动。

1.推进民主管理,与师生想在一起。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方面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大型仪器招标采购、实验室装修改造、公用房资源调配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学院整体实力明显提升,内涵建设持续突破。教学科研之余,学院组织开展“巧手烘焙•快乐分享”三八节活动、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南京产业研究院创新考察、句容农博园茶博园实践交流、羽毛球健身、篮球乒乓球比赛等活动20多场。同时,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等民主会议在学院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方面的作用,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和民主人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

2.深入调查研究,与师生干在一起。党员干部坚持以师生为中心,以“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走进师生中间,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把深入师生、一线调研、现场办公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方式,围绕学院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选题,一年一主题,积极开展点题式、走访式、体验式调研。近几年,学院党委围绕“一流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培养”“高质量党建”等专题开展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及时把教学科研一线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开展的成效。当前,学院党委正在结合“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围绕学校“十四五”重大部署和学院重点任务,深入细致地开展问题排查,找准找实制约改革发展的瓶颈、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弱项、影响师生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短板,对排查出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类梳理、统筹实施、逐项解决。

(三)“两聚两赋”:践行使命担当作为

学院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创校人张謇先生确立的“坚苦自立”的校训精神,聚焦立德树人赋能一流人才,聚集优势力量赋力国家战略工程。

1.聚焦立德树人,赋能一流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出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学院党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阵地、网络宣传阵地、校园文化阵地“三个阵地”,举办以“三全育人”为主题的课程建设研讨会、教学论坛、教学比赛、教学沙龙,拓展“两微一端”平台宣传功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实践教育平台、关怀帮扶平台、管理服务平台“四个平台”,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发挥产学研用合作育人功效;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载体有机融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帮困支教、公益创业、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管理育人示范岗”“服务育人示范岗”评选活动,培树一批育人典型。打造人才培养“样板间”。学院党委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动物医学专业成为学校的品牌和样板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本科生连续三届获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3名研究生获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全国兽医学科仅7篇),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2项。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兽医一流人才和行业精英,在畜禽疾病防控、人兽共患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聚集优势力量,赋力国家战略工程。学院党委集聚科技创新智慧,瞄准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应用到产业中,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在健康养殖、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疫情防控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绘制出一幅幅践行科技报国的“工笔画”。集聚优势技术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利用国家蛋鸡疾病控制研究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诊断中心等平台优势,为疫苗研发企业及养殖场(户)提供病原检测、疾病诊疗、技术咨询与科技培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和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供给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院士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与圣农集团、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扶贫企业合作,指导畜禽疾病科学防控、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接种的跟踪监测,两家企业分别于2017和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其中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工程”已成功在13个省、自治区的22个贫困县实施生效。以原始创新成果,赋能美丽中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学院创制的“重组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在全国推广应用,企业获直接经济效益1.4亿元,减少经济损失或增效50多亿元;刘秀梵院士倡导的疫苗免疫“科学减负”新理念在国内多家大型蛋鸡企业示范场应用实践和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抗击H7N9禽流感行动中,学院被评为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着力开展动物健康养殖和疫病绿色防控,以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优秀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帮助20多家养殖企业建立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骨干15000余人次。新冠疫情期间,专家团队助力畜禽养殖和兽用生物制品企业复工复产的事迹引发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Copyright © 2022 扬州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